教学建设

东北农业大学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9)

发布时间:2022-08-06作者:wangcm  点击次数:15449  

一、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与管理体制

(一)学校概况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历史悠久,1957年便开始举办成人函授教育,是全国农业高等院校中举办函授教育较早的普通高校。1995年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为办好试点工作,学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2003年网络教育学院与成人教育学院合并成立继续教育中心。2005年、2012年学校又相继将管理干部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并入继续教育中心,20168月,继续教育中心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二)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办学定位

1.总体规划与发展战略。

学校规划建立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与成人函授教育融合统一。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及管理的深度融合。建设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优质网络课程,探索资源共享、开放和服务的新机制。

我校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在《东北农业大学章程》第二章第九条与《东北农业大学“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述了继续教育的办学方向与路径。

2.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学科优势,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立足龙江,辐射全国,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持,促进涉农领域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打造东北农业大学社会化服务的品牌。

(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管理机制

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东北农业大学下设的二级教学单位,承担学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具有独立的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其他院系负责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专业设置

(一)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我校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依托我校优势学科着力打造能够满足继续教育在职学生需求的特色专业,现有网络教育专升本层次16个专业与高升专层次7个专业,成人函授教育专升本层次13个专业,形成了以农科优先发展,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协调并进的专业格局。

(二)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2019年我校为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停止了成人函授教育专升本层次动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金融学、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5个专业,以及网络教育专升本层次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利工程2个专业的招生工作。2019年度我校在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备案专业共计36个。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调整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培养“职业性、应用型”人才,以在职从业人员为重点群体,构建知识传播的有效体系。在课程中突出导学和学生自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特色,偏重于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占总课时75 %。在课程考核设定上,逐步加大了在线考试和考查课的比例,力求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加符合继续教育特点,并能根据专业的发展变化适时进行修订。


三、人才培养

(一)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总体规模。

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2019年共计招生26776人,其中网络教育26676人(高起专13838人,专升本12838人),函授教育100人,均为专升本层次。2019年总计在学人数68342人,其中网络教育67835人(高起专38507人,专升本29328人),函授教育专升本层次507人。2019年共计毕业人数33447人,其中网络教育32645人(高起专23120人,专升本9525人),函授教育802人(高起本23人,专升本779人)。



2.生源分析。

我校继续教育2019在学学生68342人,其中男性居多,共 42742人(占比63%),女性25600(占比37 %);20岁以下3213人(占比5%),21-3034571人(占比51 %),31-4016903人(占比25%),41-5012674人(占比18 %),51岁以上982人(占比1 %),在学学生整体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


经过统计分析,在学学生中从业人员44712人(占比65%),无业人员23630人(占比35 %)。黑龙江省户籍学生10387人(占比15%),外省户籍学生57955人(占比85 %)。在学学生中汉族学生63359人(93%),其他民族4983人(7%)。


我校网络教育专升本层次在学学生管理学类专业6745人,工学类专业11161人,农学类专业5530人,法学类专业2054人,经济学类专业3838人。

我校充分认识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各专业互相匹配、师资资源共享,经过多年的协调发展,我校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全日制教育的有效补充。2019年我校全日制教育招生人数与继续教育专升本层次招生人数比例约为13.6;在学学生人数比例约为12

 

全日制教育招生人数与继续教育专升本层次招生人数

各专业对比情况

序号

专业

2019年全日制招生数

2019年继续教育专升本层次招生数

对比情况

1

农学

541

722

1:1.3

2

园林

269

556

1:2.1

3

动物科学

203

98

2.1:1

4

动物医学

212

999

1:4.7

5

工商管理

527

1907

1:3.6

6

食品科学与工程

390

321

1.2:1

7

行政管理

51

1090

1:21

8

法学

126

820

1:6.5

9

土地资源管理

196

169

1:1.1

10

水利水电工程

216

563

1:2.6

11

土木工程

226

1692

1:7.5

12

金融学

47

344

1:7.3

13

会计学

117

1260

110.7

14

农林经济管理

81

158

1:1.95

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48

1003

1:2.9

1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68

1236

1:7.4

 

全日制教育招生人数与继续教育专升本层次在校生人数

各专业对比情况

序号

专业

2019年全日制在校生数

2019年继续教育专升本层次在校生数

对比情况

1

农学

1825

1833

1:1

2

园林

1162

1440

1:1.2

3

动物科学

812

225

3.6:1

4

动物医学

964

2130

1:2.2

5

工商管理

785

3665

1:4.7

6

食品科学与工程

1592

764

2.1:1

7

行政管理

213

2415

1:11

8

法学

417

2110

1:5

9

土地资源管理

621

359

1.7:1

10

水利水电工程

888

1585

1:1.8

11

土木工程

928

4039

1:4.3

12

金融学

1417

941

1.5:1

13

会计学

1185

2962

1:2.5

14

农林经济管理

317

375

1:1.2

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87

2229

1:2

1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30

2763

1:3.8

我校在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严把入口关,根据办学定位、发展规划、条件能力合理确定招生规模与科学规划校外学习中心布局。我校坚持执行入学考试制度与审查前置学历,择优录取,确保生源质量。我校招生宣传工作透明公开,招生专业、报名方式、学费标准,录取方式、各地区校外学习中心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实时接受社会监督。

3.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继续教育学院承担我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的顺序开设课程,突出导学和学生自学环节设计,方便学生自学。目前我校网络教育与成人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执行统一模式。

我校始终坚持学校办学主体地位,牢固掌握办学权、管理权和教学权。在教学中严把过程关,坚持采取统一管理的方式,高校对选课、导学、课程学习、作业布置、课程考核等关键环节实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校外学习中心(函授站)主要负责落实学生的导学、督学等教学管理工作。我校始终执行考试巡视制度、试卷保密制度,严查替考、应用手机作弊等舞弊行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管理工作,严把出口关,制定了严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坚决取缔论文(设计)的买卖、代写、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确保学生独立完成有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我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东北农业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籍管理条例》文件精神开展学籍管理、学位授予与管理工作,坚持做好毕业资格、学位资格审查工作,确保各级毕业生质量。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基本情况

1.总体规模。

2019年我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了较大进展,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建立了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同时与江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省委组织部、教育厅、农业厅等政府部门及行业机构联合组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非学历培训,全年共计完成相关培训22个班次,培训学员1140人。其中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66人;国家级、省级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训265人;企事业单位干部业务素质提升培训875人。


2.培训模式。

2019年我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继续坚持以面授教学为主导,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为辅助的方式开展培训,同时加强在线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丰富专业课程资源,进一步将网络课堂、专家讲座、在线答疑和实地考察紧密结合,形成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效率,强化了培训质量,提升了培训效果。

(三)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

我校坚持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服务全过程,突出立德树人教育本质,严格按照“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的理念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发掘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我校在思政教育建设上保证了紧跟形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在已开展的培训项目中将十九大精神核心内容与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培训课程有机结合,不断充实思政教育的体系和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9年度通过随机抽选我校31个学习中心10%的在籍学生参加学习满意度在线调研活动,对我校继续教育课程学习内容、课程作业与学习资料、考核方式、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方式与敬业精神、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在线学习课程、基础设施、课程考试与国家统考的组织工作等各方面开展满意度调查。共回收3487份调研问卷,学生对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4.68%


回收3487份调研问卷

2. 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

我校通过对204个社会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满意度在线调查取得反馈,用人单位对我校继续教育毕业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诚信度与求实作风等各方面总体满意度达到97.42%


3.举例说明毕业生成就。

我校唐山学习中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员张友爱,通过网络教育课程,开启了自主创新创业的大门,创办了盛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爱丽缘家庭农场与 “青春奕美”商标,种植的葡萄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标识,农场占地120亩,有标准化日光温室38座,提供就业人数每年100余人,累计投资达500余万元。农场现在种植各种果蔬20多种,有火龙果、大樱桃、葡萄、草莓、桃子等等。她将自己的园区转化为实训基地,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亲们的致富“领头雁”。她的园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唐山市丰南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河北省四星级采摘园”、“ 河北省省级家庭农场”。张友爱本人也先后获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进个人”、“ 唐山市丰南区最美创业者”、“ 唐山市三八红旗手”、“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唐山校外学习中心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她作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代表之一,参加了全国首届新型职业农民论坛大会,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专题播出了她的学习创业事迹。

我校河北承德学习中心学员金继民,系统地学习了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出适合当地的食用菌栽植新方式——立式香菇栽培,如今,金继民成立了金储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当地食用菌种植面积新增了1000亩,建食用菌大棚560多个,栽植食用菌560万袋,实现860多人就地就业,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增收在1.5万元以上,食用菌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金继民本人也被当地评为“新农村建设创业致富优秀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在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中,金继民荣获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选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四、质量保证

(一)制度建设

我校在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经过多年办学,积累了丰富的制度管理经验,形成了招生、教务、学籍、考务、评估各项业务一系列制度体系。2019年度我校在原有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下,补充了《东北农业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评估管理办法》,修订了《东北农业大学成人函授站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二)师资保障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目前专职管理人员73人,各校外学习中心管理人员共计207人,2019年我校聘任授课主讲教师188人,其中聘任本校教师比例占91.8%,聘任其他高校优秀教师比例占8.2%,各校外学习中心聘任辅导教师2387人,辅导教师资质均经过我校审核并备案。


(三)资源建设

我校历年来坚持自主开发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截止2019年底累计制作涉及文本、图像、动画、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课件643门,2019年底在教学平台上运行的课程总计705门(含专本复用),其中网络教育520门,培训及其他185门;2019年新建网络课程5门。

(四)设施设备

2019年我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继续教育软硬环境建设。为提高学院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为全体管理人员更换了办公用计算机;积极与运营商沟通,将学院出口带宽扩充了200M,再次提升了学员并发访问网速。为继续教育学院多媒体教室与演播室分别安装了小间距LED显示屏和液晶拼接屏,提升了硬件服务水平。

(五)合作办学及校外教学站点建设和管理情况

我校充分发挥试点高校主体责任,认真遵循教育行政部门及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各项要求,强化校外学习中心与函授站管理,严格审核新建校外学习中心依托单位资质,全年招生严格按要求平衡专、本科生源比例,配合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完成校外学习中心自评与年检。

目前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自建校外学习中心62个,年度启动招生54个,2019年新建合作办学单位13个,撤销6个。截至2019年底,奥鹏公共服务体系校外学习中心授权89,较上一年增加4个。

(六)学习支持服务

2019年我校继续坚持打造科学、规范、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召开校外学习中心会议对选课、导学、自学、考试、毕业设计等工作进行强化培训,结合我校综合教学系统、在线考试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线上教学管理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明确、便捷、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七)内部质量管理

2019年我校深入开展办学质量评估管理工作,由教学评估部门牵头,联合招生、教务、考务等核心部门,针对校外学习中心招生宣传、教学组织、考试管理等敏感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并通过匿名招生咨询,抽查学生课时与作业,突击检查考试现场等方式摸底校外学习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有效保障了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

(八)外部质量评估

2019年我校根据黑龙江、山东、河北、江苏、陕西、上海6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提交了属地校外学习中心自检自查报告,从办学方向与定位、学习中心设置与管理、教学管理与资源建设、师资配备与人员保障、过程监管与质量保证、思政工作与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尽的自检自查,检查结果全部为合格。

(九)信息化建设

本年度我校大力加强自研平台的开发力度,依托远程教育数据中心的硬件建立了NEAUCAS教育云平台,实现继续教育业务平台快速上线、弹性可扩展。同时,自主开发了一体化在线培训平台,提升了学院管理信息化水平。

(十)经费保障

我校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复的标准收取学费,无乱收费现象,继续教育学费收入上缴学校计财处统一管理。我校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保证办学经费投入。2019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费收入共计8269万元;支出共计1202万元,其中教学经费投入1181万元;办公及其他经费21万元。

五、社会贡献

(一)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随着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学校抓住契机,与时俱进,全力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截至2019年末,学校共有在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68342人,在全国26个省设有62个校外学习中心,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45092人,非学历教育培训100309人,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2019年度我校自主开发的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应用于国家级、省级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30%课时在线学习。我校本年度对新疆阿勒泰农业科技培训平台进行了功能扩展,增加了哈萨克语培训资源,在完成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少数民族农业科技培训的同时,也丰富了小语种教学资源库。

(三)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2019年我校积极开展对外支持服务项目,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委组织部共同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工作,由区委组织部遴选当地村两委班子成员或后备干部报名参加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我校给予减免部分学费政策。

我校还积极响应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开展的“圆梦计划--广东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对于在粤务工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形式,开展学历教育、党团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培训活动,我校给予减免部分学费的扶持政策,获得了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及在粤务工人员的高度赞誉。

六、特色创新

(一)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1.开展区域战略合作,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实施,我校联合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政府,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与区位特点,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对接、在校生实训、新型职业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

2.坚持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体系。

我校继续教育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学,明晰权利和责任。为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我校特成立继续教育教学评估部门,建立了办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及指标体系,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招生、教学、考试、学籍、证书、收费等各环节开展质量监控工作。同时对校外学习中心及函授站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对合作办学单位评选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并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合作办学单位,果断采取整改、停招、撤销等严肃的处理措施。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暂未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相关工作。

(三)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等情况

本年度我校在研的黑龙江省继续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及函授站办学行为规范路径研究》等三个项目研究进展顺利,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继续教育领域取得较好应用。本年度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了教育科研管理平台的研究工作。

七、问题挑战

(一) 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国家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适时转型的需要。我校近年来努力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培训模式、课程定制,资源建设、师资聘任方面积极探索,目前,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如何适应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如何做好培训项目的市场战略定位,构建非学历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成为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的新课题。

继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支撑,在目前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网络教育平台支撑下的继续教育发展格局中,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走好创新发展、产教融合、提升质量的道路,树立正面的质量口碑,完成自我蜕变,是目前所有高校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直面的主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规模化与持续性有待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有着自己的品牌与资源优势,但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由于市场需求、培训方式的不同具有较强的多样性,高校受到体制约束,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潜力,对市场需求的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开发能力有待提升。

八、对策建议

(一)发展对策

1.强化办学主体责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8号)文件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招生管理,规范人才培养环节,做好毕业管理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质量保证措施,将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上实现一站式受理服务体系治理格局,建立高质量的数据互通、共享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继续教育行政管理服务部门整体数据管理的横向联通和学习中心等二级办学单位的纵向衔接。

(二)政策建议

1.在专业设置审批上,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该充分考虑东北地区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区域特色专业资源优势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中遴选并培养一批特色院校与特色专业,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需求、专业特性解除专科本科招生比例限制,充分发挥试点院校的专业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

2.加强行风建设,依靠行业自律,建立统一、规范、开放、公平的继续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机制,约束高校主体办学行为,倡导行业准入制度,建立行业办学白名单、黑名单,进行行业内公示,形成对质量保证的软制约,促进行业风气良性发展。